皮皮小说

第十四章 真是缘分啊(1 / 2)

7天前 作者: 船家

李晓是大桥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,家住梧桐镇,家里父母都在外面打工,由年迈的外婆照顾,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勉强还行,可辅导孩子作业就成问题了。

老太太就上了个扫盲班,只会写自己的名字,一二年级的作业半看半猜都费力,三年级简直就是天书。

先前还有隔壁家小孩帮忙,可今年那小孩也上初中了,真没人了。虽然学校老师能补课,可一来要钱,二来在学校耽搁久了,老的老小的小,回来实在麻烦。

开学这一个多月,老太太头发都愁掉了。

直到上星期隔壁吕老太太告诉她一个事,社区要办免费的补习班,老太太才有了笑模样。

不过老太太也还有点担心,社区的牌子在那儿立着,上当是不可能,就怕请的老师不靠谱,反把孩子耽误了。

“外婆,我们怎么不回家啊。”

“我们去找老师给你辅导作业。”

“老师?”

“二舅婆,你带晓晓去哪里哦?”

“去社区办公室,说那边开了个辅导班,教这些娃儿做作业,免费的,不要钱。”

“不要钱啊?是不是真的哦?”

“社区出了通知的,应该不是假的哦。”

“那不一定哦,上次还不是说请了医生来给我们免费体检,结果啊,还不是外面的公司来推销产品。”

老太太道:“我先带他去看看,如果要钱我就走。”

“要得。晓晓他爸爸妈妈在外面挣点钱不容易,二舅婆你一定要仔细点。”

老太太揣着担心到了社区办事大厅,又在指引下来到隔壁教室,到了一看,人还不少,十几个小孩子在中间坐着,都是镇上的熟面孔,好些个都能数得上亲戚。

周围站了一群大小伙子,穿着统一的红色马甲,背上印着黄花社区志愿者几个字。他们不时低声讲解,小孩子们写写画画,一个说一个听,好不认真。

四个角落里坐着家长,藏不住的满意,都安安静静看着各自的孩子,没人说话,生怕吵到了做作业的孩子。

“郭大姐,你也带孙孙来补课啊。”

“老妹儿你也在啊。”

老太太一扭头就碰见了熟人,还是镇长的亲姑姑,立马凑上去打听内幕。

“妹儿,这个补习班真的不收钱吗?”

“这就是免费为我们居民服务的,他们哪会收钱。”

“那这些小伙子是哪儿来的啊?”

“都是附近大学的大学生,来当志愿者,无私奉献的,这可都是些好孩子。哎呀,你别站着啊,快让你孙孙把作业拿出来,早点做完了你也早点回去做饭。”

“晓晓,你把作业拿出来,有不会的就问这些哥哥。”

“小朋友几年级了。”

今天是四点半课堂的第一天,邓立除了给小孩子辅导作业之外,还负责观察教室整体的情况,李晓一进来他就注意到了,老太太的担心全被他听在耳朵里。

不奇怪,时间长了,自然就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。

“三年级了。”

“三年级了啊,你是不是也在大桥镇小学上课啊。”

邓立领着拘谨的小家伙往第一排走。

各年级是分开坐的,既方便辅导,也避免相互影响。

“嗯。”

“看看这些是不是你的同学。”

“李晓!快来挨着我坐!你怎么才来啊,我作业都要做完了!”

一个小胖墩突然发声,李晓立马跑过去坐下。

“就你得意!你看看哪个像你一样吵!好好做作业!”

镇长姑姑一瞪眼,小胖墩当时就怂了,还是冲李晓挤眉弄眼,邓立也不拦着,站边上看着李晓把作业拿出来,等到碰上不会的了,就给他讲解。

不直接说答案,引导他自己思考。

秦鑫他们七个也是这样做的。

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师范生,可做到这点真不算难。毕竟是小学的课程,他们毕竟是自己考上的学校。

真的不学无术,其实也进不了科院。

科院好歹有石油学院这张脸面,也算有几个国家级项目,百分之百的就业率。桩桩件件垫着,石油学院的二本专业要收重本的分,他们专业对周边几个省市的学生也是卡着三本线收的人。尤其是老马,他可是过了二本线报的专科。

对他们这群人来说,辅导小学生的作业很轻松的。

上辈子四点半课堂被人诟病的一条,就是志愿者直接说答案,完全敷衍了事,不仅没起到辅导的作用,反而助长了小孩的懒惰依赖情绪。这辈子四点半课堂推行开了一定也少不了这样的情况,可他一开始把标准提高了,总能减少一些。

老太太一直注意着这边的动静,直到听见邓立的讲解,看见外孙写得飞快,跟在家里完全不同,这才坐下。

“放心了吧。这么大个社区摆在这里,敢坑我们,不怕我们把他办公室拆了。大姐,我跟你说啊,今天还有好些人怕上当没来,你看着,等知道真的不要钱了,明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来。我们明天放学的时候可得早点过来,晚了小心没有位置。”

“不会吧。”

老太太瞅着零零散散还有人来,嘴上说着不会,心里却打定了注意。第二天李晓一放学就把他带了过来,连惯常的零食都省了。

到了教室一看。

这会儿人就已经比昨天最多的时候多了。

家长都在外面站着,全给孩子腾位置。

“晓晓你要听老师的话哈,不准调皮哦,外婆在外面等你。”

已经改口叫老师了。

后来孩子越来越多,开始秦鑫他们几个还觉得有些忙不过来,总算有邓立这个定海神针在,先让所有孩子把会做的都做了,再分别把各年级的学生们聚在一起,把他们不会的拿出来统一讲解,会了的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印象,不会的学生正好解决实际困难。

晚上七点,最后一个学生被家长接走了,一群人出了一口大气。

关闭